科普各种SIM技术:vSIM、M2M SIM、eSIM、eSE、TEE SIM

首页    资讯中心    科普各种SIM技术:vSIM、M2M SIM、eSIM、eSE、TEE SIM

如此种类繁多的SIM变种叫法!

  SIM卡 ,实质是指UICC(通用集成电路卡)。

  SIM(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,用户身份模块)只是其中的一个模块而已。完全基于软件的应用,并不需要与UICC硬件绑定。

  目前SIM卡的技术发展方向有许多种:vSIM、 SoftSIM、M2M SIM、eSIM、eUICC、eSE、TEE SIM、iSIM。我们今天来简单的捋一捋,各种SIM是怎么回事!

  vSIM

  比如上市公司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年报中提出,利用先进的VSIM技术在手机终端上实现无卡漫游的业务模型,至报告期末预装VSIM方案的手机终端数量已超过8000万台。

 

  SoftSIM

  GSMA也把SoftSIM称作M2M SIM,主要针对个人消费市场,手机厂商主导。

  比如华为的天际通它基于海思SoftSIM技术 

  小米的米SIM: 

  国内263、红茶移动、上海果通等企业在技术方案实践这方面走在了前面。

  eSE

  基于硬件芯片的模块,安全级别可以做到最高。

  eSE(嵌入式安全芯片)是一种防篡改的芯片,其大小不一,设计也可不同,并可嵌入在任意一种移动设备中。基于硬件芯片的模块,安全级别可以做到最高,如果是在eSE里实现的eSIM功能,其功能不仅仅是目前运营商业务,意味着eSE的适用范围较广,可保证任意一种设备以及各种用例(例如支付、票券兑换、交通、访问控制、票务、公司、云计算、电子政务等)中应用程序的安全。

  eSIM(eUICC)

  是运营商为主导推出的标准,eSIM针对的是物联网市场,嵌入式SIM是一种新型的安全芯片,用于远程管理多个移动网络运营商个人化管理服务,并符合GSMA(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)的规定。

  比如:2018年3月7日,中国联通宣布启动“eSIM一号双终端”业务的办理。“eSIM一号双终端”的推出,打破了手机作为唯一移动通信载体的束缚,有效解决了广大用户对于全时、泛在通信的痛点需求,为多场景通话及智能应用提供了可能。 

  TEE SIM

  基于ARM trustzone技术的运行在可信执行环境上的一个应用。这个方案平衡了安全性和经济性,这是目前TEE产品化的一个热门方向。比如:魅族Flyme 集成的国际流量业务是基于TEE的SoftSIM实现,不再依赖实体SIM卡的发卡过程,进行空中发卡,从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。

 

  iSIM

  ARM通过与硬件安全性更强的片上安全区域架构相结合,将 MCU、蜂窝调制解调器和 SIM 身份认证集成至单个物联网系统级芯片 (SoC)